我的碩士論文,做的是鳥類的exploratory behavior。

 

EB為啥重要? 因為現在所"探索"到的資訊,都可以留到以後使用,

於是說這是一種動物面對自然界uncertainty的方式,

對大多數動物來說,生存的面向很簡單: 吃別人、不要被別人吃,然後繁衍後代。

 

人類就不是這樣,我們有各種各樣的想望、需求、渴慾,

很多並不是單就生存所必須的,但是依然很重要,

因為那往往會是一個人評價自己存在的意義的方式;

於是我們排定時程、按表操課,希望所有的事情都照著計劃的軌道在走,

希望這樣我們就可以平平順順的抵達我們想要的目的地。

 

可是人也是動物的一種,於是人生跟什麼鳥生、蟲生、蛇生...都一樣,

每一分每一秒,其實都是瞬息萬變的。

 

我原來排定了要在2/22進行論文口試,

但是Florida從聖誕節以來天氣就莫名奇妙冷的不像話(華氏20-50度),

於是說我的目標物種之ㄧ的Carolina Chickadee一下子全都不見了。

我的題目其實是由兩部分組成的,

第一部分已經完成了,而且也很有獨立探討的空間(我相信它可以自成一篇paper),

只是對我來說,想出一個自己喜歡的東西,沒有完成實在很可惜,

於是我跟老闆表達了強烈的意思說想要把第二個部分完成,

老闆說,那好,論文口試要延期,Spring畢業(四月)改成Summar畢業(六月)...。

 

兩個月的差異其實可以根本沒什麼,

只是我自己第一時間感受到的是針刺般的排拒感,

我一直是那種非常A type,出去玩會先規劃好行程查好地圖點對點移動的人,

這種性格很多時候並不好,也不利於我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態,

於是我總還嘗試著在學習彈性與放鬆......。

 

然後往往像這樣,一件小小的事情就可以把人打回原形,

原來我還是那樣討厭uncertainty這種感覺;

果然很多時候嘴巴上的不要緊,還是進不到心底嗎?

 

相較於一開始對安排好的計畫必須有變動而帶來的失落感,

那冷靜下來以後發現自己努力掙扎了這麼些年想要改變自己,

結果骨子裡很多東西都還是一樣的挫敗感,對我來說其實是比較難受的......

 

結果之後聽到海地世紀大地震的消息。

 

我想起第一年International Student Center的晚會,

我遇到一個從海地來的女生;

我想起第一年修的課Remote Sensing,

老師用來讓我們練習使用地圖軟體進行classification的景象,

就是海地的一角空照圖。

 

於是我一下覺得自己的煩惱好愚蠢。

 

Maybe actually it is the uncertainty shapes our life?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isac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