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詩人與獵人 - 島嶼女生的非洲時光/林怡翠/寶瓶文化

話說最近發瘋似的買書借書看書,這是一種幸福(笑)。

發現我的書簡介紹相當自我,
從來不會特別去講清楚一本書到底寫的是什麼,
就像國小寒暑假作業的"好書介紹"永遠會寫成"心得報告"一樣;
喵喵覺得啦,一本書的波長跟自己合不合,總是要自己去翻了才知道,
用別人剪剪貼貼決定出來的"內容大綱"來判斷有啥意思勒?
我想我的書簡比較像看完一本書以後波濤洶湧的思緒的紀錄,
不過對於幫助別人判斷書好不好看、適合不適合,
大概是一點意義都沒有的。

要選舉啦!
特別懶怠看新聞,
轉來轉去都是些相互攻訐的話語、煽動群眾心理的畫面,
這個世界還真是不可愛。

林怡翠在南非住了三年,完成了這本小書,
用她獨具溫潤的筆調記錄了她眼中的非洲,
那些分裂的歷史、族群的仇恨、恐怖的殺戮、貧富差距、愛滋陰影......;
三毛的撒拉哈是浪者自我放逐與追尋的世界之角,
那會讓你某種程度的嚮往,
嚮往在沙漠裡騎駱駝讓風沙吹開妳臉上黑色面紗的"流浪的浪漫",
林怡翠的筆調不一樣,她的非洲一點都不浪漫,還讓人心驚:
部份黑人土著在黑人得政、種族隔離政策消失後,
對白人後裔的報復與燒殺擄虐、
(我說,當我們的本省外省之爭失控,會不會也變成這樣?)
得政者大打民粹主義,揮霍歷史傷口,
(我說,這和我們的政客們醜惡的嘴臉不是一樣的嗎?)
以及那些敘述的最多的,在新的體制裡跌跌撞撞前進的非洲人民們。
(我說,搖搖擺擺的在所謂民主中摸索的我們也不惶多讓吧?)

但是林怡翠仍然可以說是浪漫的,
她記錄了那些關於歷史的、關於人性的醜惡,
卻也記錄了那些關於歷史的、關於人性的光輝。
那些在獲得自由後,
卻必須在傳統與西方主義入侵中掙扎找出自己的道路的人們,
就像在我們的島嶼面臨著同樣衝突而努力的那些人一樣,
都有著可以視之為浪漫的堅韌,在發光。

我想這就是林怡翠在書中這樣說到的原因......
"我又無端的,非常想念我的島嶼,我那個自戀的、卻說不清楚自己是誰的家鄉。"
我們都知道這種想念不是無端的,
就像她用"穿著禁慾主義的衣服,卻日日夜夜高潮,在有歷史和沒歷史間漂浮",
這樣的形容詞來描畫她最愛的島嶼,並不只是信手捻來的說辭一樣。
拼湊出非洲種族分裂的歷史,就像拼湊出台灣族群分割的歷史一樣,
雖然造成了對立與悲傷,但也許,新生與和平依然在不遠的前方吧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isac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