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/簡媜/印刻文化

吐吐吐,繼續吐,
不知道出院幹嘛的,吃嬰兒食品還是照吐,
還真是終極減肥法啊!
我的臉終於也有會小的一天了!

不過既然出院了,
也不應該繼續每天躺在床上當植物。
今天早上氣喘吁吁的走過ㄧ個街口到小7拿訂的書,
博客來萬歲! 
果然還是書本萬能啊!
現在的電視節目實在沒什麼好看的說~~

養病的時間太漫長,
拿到好看的書就捨不得放下了。
強烈推薦對簡媜的印象還停留在"水問"的人,
找這本書或者其他本後期作品來看看;
就像不能僅以長恨歌定義白居易一樣,
我喜歡這些年的簡媜,
在不以情溢文與不以文溢情之間取得平衡點後,
讀著她的文字是種享受。

全書敘述她們全家"遊學"美國科羅拉多州的故事。
因為先生要去進行短期的學術交流,
給了"紅嬰仔"一書中的孩子到美國受教旅居4個月的機會;
藉由在異地的生活、教育等等的感受,
反思台灣的生活與其他。
外國的月亮不一定比較圓,
但是看看對方的優點,思考自己所欠缺的,
應該是人類求進步的進程中必要的一環吧!

姚遠(簡媜的兒子)入學就讀四年級的第一天,
拿到了老師給的12樣見面禮。計有:
牙籤 - 提醒你挑出別人的長處。
橡皮筋 - 保持彈性,每件事情都能完成。
ok绷 - 恢復別人以及自己受傷的感情。
鉛筆 - 寫下你每天的願望。
橡皮擦 - everyone makes mistakes and it is OK.
口香糖 - 堅持下去就能完成工作,嘗試時你會得到樂趣。
棉花球 - 提醒你這間教室充滿和善的語言與溫暖的感情。
巧克力 - 當你沮喪時會讓你舒服點。
面紙 - to remind you to help dry someone's tears.
金線 - 記得用友情把我們的心綁在一起。
銅板 - to remind you that you're valuable and special.
救生圈 - 當你需要談一談時,可以來找我(指老師)。

我想到尹萍的"出走紐西蘭",
想到一個熱愛自己的土地、以眾多著作歌詠台灣的母親,
因為聯考制度讓她小心翼翼呵護的孩子急速變形,
而毅然決然帶著孩子出走紐西蘭的心情。
十幾年過去了,
我同樣看到另一個母親,
在四個月的生活過後,
在孩子問她"可不可以留在這裡唸書"時產生了同樣的掙扎。

苛教猛於虎,
教改十年,朱朱、史英、吳京、李遠哲......
你們有沒有人後悔了?
有人說,制度要先改,觀念才有可能改,
可是我覺得,其實,觀念是瓶子,制度是水,
瓶子不改變,管它倒進去的是水、果汁還是可樂,
結果通通都一樣。
我不會說其他國家的教育"制度"比較好,
再好的制度搬來台灣,都只會被形象化為奇怪的四不像;
怎麼打破"萬般皆下品,唯有讀書高"的共同認知,
怎麼破解"分數掛帥"的謎團,
怎麼解開老師家長心中的升學怪物恐懼,
怎麼強調思考與創造的重要性的氛圍,
怎麼建立"閱讀食慾"與"學習的興奮感"......
這些才是最重要的。

制度是死的,觀念是活的,
教改不能只改制度,
觀念需要更多的人去推廣、去認同、去努力。
那麼,也許有那麼一天,
我們的孩子可以像人家一樣9:00上學、16:00放學,
但一樣有競爭力,
一樣自動自發的開開心心的上圖書館借書,
一樣享受綠地藍天與童年,
一樣學會"生活"的重要性;
我們的老師可以像人家一樣積極開心的與家長公開溝通,
一樣將教育作為一種"志業"而不只是"職業";
我們的家長可以像人家一樣為孩子小小的成就而驕傲,
一樣開開心心的參與學校的活動,
一樣尊重孩子的權利與能力。
我還想去相信這些東西,不必要到國外的土地才得到的,
我還想去相信這些願景,台灣某一代的孩子就能實現。
如果台灣社會少放一點時間與金錢在政治、口水、選舉、飛彈上,
多花一點精力在教育、關懷弱勢、環保等長遠來說更重要的東西上,
那我所還想相信的東西,就不會只是個夢想而已。

我不知道十年後簡媜會不會後悔最後的決定,
但是我願意祈禱,
祈禱十年後台灣的教育,
能讓每個父母不再日夜操心,
能讓每個孩子都能開懷大笑,
能讓每個老師掌握到自己的角色,
能讓今天這個選擇回來的母親,不會後悔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isac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